上周微信发布,“个人类公众号”可以迁移到“组织类公众号”。迁移完成后,原公众号随即注销。暂不支持“组织类”迁移至“个人类”。
公众号从“个人”迁移到“组织”,看似不起眼的小调整,背后却蕴藏着巨大能量。迁移流程到底怎么走?对个人号而言意义在哪?规则上打通后,对内容创业者会产生什么影响?今天来跟大家安利下流程测试和简要分析。
登录微信公众号后台→左侧菜单栏→公众号设置→主体信息→帐号迁移
个人号可以借此实现微信认证
众所周知,个人号目前无法完成微信认证,对于当初个人申请的公众号而言,这是一个巨大的烦恼。
本次微信公众号支持从“个人”迁移到“组织”,某种意义来说,是个人未认证用户的一剂良药,个人订阅号可以通过迁移的方法完成微信认证。
这部分需求应该不少,对于因个人号限制,没法更好变现的优质账号,账号迁移是个好办法。一个公众号认证与否,功能差别巨大。简单来说,个人订阅号通过迁移的方法完成微信认证,可获得如下好处:
1. 提高品牌公信度。通过认证后会显示加“V”标识,可以和未认证的公众号区分开。
2. 用户搜索时排名靠前。比如,搜索关键词“夜听”,虽然也会出现非认证的账号,但翻阅几屏,会发现排在前列的基本是认证过的。
3.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认证后,服务号就会自动打开高级接口中的所有接口权限,这样二次开发功能将会大大增加用户的体验度。订阅号马上会打开自定义接口权限。有了这些接口的开放,微信公众平台会做出有别其他的服务号或者订阅号的特色来。
比如,在实际运营中,最常使用到的菜单栏外链功能,只有认证后的订阅号才能实现。
举个例子,同样是做知识付费。认证过的“吴晓波频道”可在菜单栏植入外链,方便用户轻松跳转至小鹅通为其搭建的知识付费后台。
而使用同样的知识付费后台,个人类公众号如“周国平”“Spenser”就只能借助二维码跳转,极大降低了用户体验。
今年2月28日,微信官方宣布组织类型的订阅号和服务号可实现“账号迁移”。
虽然,截至目前,微信官方的态度一直是“微信公众号从来都不可以交易”。在《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》6.1中也明确提到,“账号使用权禁止赠与、借用、租用、转让或售卖”。
其实目前市场上公众号交易和“买卖”的行为已经很活跃,这其中存在一定交易风险,比如个人号主体的变更问题。
这次微信公众号支持从“个人”迁移到“组织”,某种程度上,扫清了个人号主体变更障碍、规避了交易风险和纠纷,一些业内人士表示,此举会进一步激活公众号的转让交易市场。
不过,交易能否顺利走通,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有人提出,迁移过程中,需要《公函公证书》各自证明账号归属,但很多城市的公证机构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公证。
有网友也向微信官方提出“公证难”的问题,对此,微信团队的答复是:“这也是为了保证迁移的过程符合双方的需求,防止出现目的不纯的员工或者其他人,恶意将帐号迁走的情况。”
还有网友提出公号名字侵权的情况,称一个帐号做大做强后(但没有注册商标),出现很多极其相近的“冒名公号”,面临投诉无门的困难。微信团队答复说:“对方冒充的话,可以通过冒名投诉对方,平台核实后会清除对方昵称并且处罚。”
有赞有300多万商家,在活跃的几十万商家里,有2%是自媒体。去年有赞有100多亿GMV(商品交易总额),2%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商家却占了30多亿元的交易额,这是完全不能被忽略的交易量。
自媒体观察者谢小总接受新榜采访时说,从有赞公布的数据来看,这两年大家热议的内容电商,对整个线上电商来说,份额依然很小。
目前看,内容电商数据转化效果比较好的,很多是没有认证的个人号,因为个人号的限制,他们在做电商方面有太多局限,没能发挥出来。
可以(通过账号迁移实现)认证后,对他们来说有了更多权限。
大量地方号和营销号都是“个人”类账号,前些年依靠着平台红利,虽然积攒起大量粉丝,因为没有获得认证,顶着营销号的名头,变现能力较差。
现在,此类公众号的转正机会来了。我们发现,从“个人”迁移到“组织”,通过选择不迁移“文章素材(群发记录和素材库文章)”,在内容上就能彻底和过去割离,换个名称后,就可以改头换面打造为原创公众号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转正”。
微信公众号支持从“个人”迁移到“组织”,作为内容创业者,我们欣喜地看到微信公众平台越来越开放和规范化。
这样的小变化,或许也体现出微信更长远的布局。就像上面所说的猜想,一旦微信将内容和小程序直接打通(而这些权限,肯定都是只有认证的公众号才能实现),比如,内容的字段和图片可以设置超链直接跳转到小程序,或者可以在文章底部直接添加小程序的跳转按钮——微信可以进一步打通内容和工具之间的流量,提升优质公众号的能力,从而产生更多可能。
今天是学习计划第171天,以上都是我们的猜想,对于微信这次的小变动,你是怎么看的?请在留言区和大家一起互动吧。
|
|
用手机打开
收藏
赞 1
···
回复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