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赞新零售社区

发帖
运营杂谈»别再惦记100万了,这1万粉丝才是你想要的

[行业资讯] 别再惦记100万了,这1万粉丝才是你想要的

宜佳直通车 2016-09-23 1073 浏览 0 评论 | 只看楼主 [打印]
上周我们分析了小黑裙的案例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《原创|上线5个月粉丝过百万,这事你怎么看?》回顾。在我们为她短期内就取得这个成绩感叹的同时,有几位朋友后台给我们留言,比起100万粉丝,更想了解的是她们如何从0开始的?



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多数人的疑问,从1到100万的案例我们听过很多,但是对大多数像船长这样的运营者来说,项目更多是在初创期,还没有一定的基数,常常也无从入手。那么这篇文章就由小黑裙开头,聊一聊船长对于微信平台前期粉丝获取的一些想法。

“黑天鹅”的前一万个粉丝

王思明讲过:“8月15日上线当天粉丝突破一万,仅仅是发了朋友圈”,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于我们而言实在没有什么营养。我们不是来看别人吹牛b的,而是要从这案例中获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思路。所以针对小黑裙前期一万粉丝的获取,船长最近查阅了很多相关材料,认为有三个点对于实现这个结果有着关键作用。

①合作伙伴的扩散
王思明的设计师合伙人夏景杰,在业内拥有广泛的资源,一个月时间里,就拉来了100位设计师。这些人参与了项目的运作,对于服装的理解也更加深刻,是名副其实的优质传播者。所以,做宣传的时候,这些人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。

②充分利用自身人脉资源
王思明是中华女子协会会长,她在其中女性朋友很多。小黑裙的传播过程没有也不会通过协会,但是可以发动身边大量的女性朋友帮自己做宣传。大家应该观察出来了,如果想实现短时间内的爆发,资源匹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小黑裙本身视觉体验是不错的,只要在8月15日当天能发动起1000个人的基数,那么加上分销工具的使用,实现这个成绩也是在把握之中的。

③前期筹备工作
小黑裙项目从6月27日正式启动,45天以后,平台正式上线。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,当天涨粉一万背后是至少45天的紧张筹备。在我们自己做活动的时候也是一样,在宣传之前要做大量的筹备工作。在宣传开始前,作为运营者应该对活动的结果已经有一个把握了,而不是脚踩西瓜皮,滑到哪里算哪里。



回到我们自身,王思明的人脉资源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办。一穷二白有一穷二白的玩法,下面船长介绍一下自己平日所用的一些策略。

如何争取我们想要的前一万粉丝

①MVP(最简化可实行的产品)
把微信平台看做一款互联网产品,要用做互联网产品的心态去做平台。当前微信平台有近1000万,在实际项目操作中,可以说有90%的微信平台根本就没有做好面对用户的准备。

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在自己的圈子中找到产品和服务的精准用户,把他们作为自己的种子用户。这时我们面对的不是一百万用户,而是想方设法先获得一二十个用户的认可。在确定产品的可行性后,小步疾走,不断迭代,去争取更多用户的认可。


②个人号及身边朋友的关注
做好个人号向公众号的导流。这个环节的核心点在于个人的好友数量。现在大多数人的好友数量在200个左右,群20-30个比较正常。起初我的好友数不过六七百人左右,目前好友数是2937个, 群有168个,而且基本都是一个圈子的。现在,如果想做一个活动,仅凭自己就可以达到一个基础的宣传量。关于个人加好友,自己也总结了一些实用方法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“蚂蚁学社”平台里回复“ 好友 ”查看,这里就不多介绍了。

③精准渠道的消息发布
我们的内容和产品是1,渠道就是后面的0。一篇文章、产品或者活动出来,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快速传播至目标用户人群。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精准的客户群,这里简要说几种方式:联系相关的微信平台互推、通过加入精准的微信群做群发、通过搜索QQ群做推广、通过精准客户的联系方式群发。All roads lead to Rome,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做好第一阶段的传播。

④快速增长粉丝的方式-活动运营
平台粉丝的细水长流需强大且持续内容生产能力,对于一般平台来说,如果希望粉丝快速增长,做活动是见效最快的方式。两年来船长也经历过很多活动运营,在几天内突破一万的案例也有一些。去年年初比较火的是投票活动,到了年底比较热的是积分海报活动、红包活动。其中船长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时机的把握,第一时间跟进最热的活动,走在市场前面。粉丝对新鲜事物都有一个新鲜感,见的多了就对此类活动也就疲劳了,活动也就难以达到预期。



船长在年初的时候专门写了一篇活动总结《原创|如何打造一场单日吸引5000精准粉丝的活动?》,将活动背后的很多细节都整理了出来,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击看一下。活动策划的环节,奖品设置和发动人群尽量往精准人群上靠是关键,不过坦诚来讲,活动带来的粉丝是一把双刃剑。活动的合理设计,可以为我们吸引精准的粉丝,但依旧会有很多边缘的粉丝关注到平台。对于平台运营者来讲,每天后台的数据分析是一个也是重要的工作,无关粉丝会影响我们对平台和运营的判断。


⑤不可忽视的企业宣传-自媒体
做一行精一行,现在社会越来越扁平,信息差越来越小。前段时间船长默默地将签名改成了“不进则退,慢也退”,你跑的慢了同样会被淘汰。现在很多做企业的朋友,空闲时间也开始写东西分享价值,用自媒体号来辅助企业的宣传,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。1月11日,张小龙做首次公开演讲的时候,着重强调了微信对于原创的保护。下一步不仅个人可以有“赞赏”的资格,企业和机构型在16年也会跟进,并且图文消息的付费阅读也会陆续内测。

另一方面,自媒体或者说我们日常的内容运营,除了微信微博的主战场,现在优质内容也可以在其它平台分发。如今日头条、知乎、甚至是简书,这些平台蚂蚁学社也有在使用,也能为平台带来不错的流量,利用好这些平台做矩阵,导流自然也是事倍功半。



总之,平台的粉丝增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。做好产品内容是依旧是本质,平台运营的效果也不辜负“走心人”。

用手机打开
收藏 ··· 回复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复制链接
    新浪微博
    QQ空间
    微信扫码
    • 回复

    • 评分

    客服工作时间是9:00-18:00,客服妹子当前不在线,若不能及时回复请谅解。试试右上角的搜索吧,论坛有丰富的经验贴、公告贴,相信一定能够帮到您~

    复制成功